大隋主沉浮_第405章:所谓儒学真伪,唯利而已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5章:所谓儒学真伪,唯利而已矣 (第2/9页)

页上题了一句“请访能算之人考论得失,如有排其一字,必谢以千金”。

    他这么‘狂’,并非是盲目自大的狂。而是他的《缉古算经》开创性的提出了三次方程及其解法,解决了许多实际应用问题;该书不仅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而且为算学的发展打开了一道全新的门户。

    另外一人则是徐文远,徐文远在开皇年间担任国子学博士,培养不少优秀子弟,像窦威、杨玄感、李密、王世充等人都是他的弟子,到了开皇中后期,迁为太学博士,杨谅听诏不听调之后,先帝任命他为汉王友,专门给杨谅讲解《孝经》、《礼记》,希望杨谅回头是岸。至于杨谅造反以后,徐文远受到牵连,被罢免为民。

    他们之所以浩浩荡荡的前来凉州辩论,之所以搞到天下皆知、声势浩大,实则是因为凉州儒学严重的背离了山东士族主导的儒学。

    凉州儒学最大的特点是溯本求源,它在维护和推崇忠、孝、仁、义、礼、智、信、恕、悌等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再从圣人的生活大背景来解读圣人经典,以求圣人初衷和真意;自汉以来的所有释义,也只是起到借鉴作用,而不是严格照搬。

    其实王孝通、徐文远很清楚“二刘”是对的,而他们信奉的儒学实则是阉割而来的产物,与气度恢弘、大气豪迈的真儒学比起来,既狭隘,又局限,甚至他们所推崇的一些观点,已经和圣人所创立的常说,背道而驰了。

    这个问题,其实不仅是王孝通和徐文远明白,很多儒者都明白。

    但是他们全都不说。

    为何?

    因为他们是伪儒学的既得利益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