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261章:论功行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论功行赏 (第2/10页)

既没有更改年号,也没有册立皇后和太子,甚至连父亲的庙号、谥号,现在都不能赠予,必须回到京城以后,再在大兴宫堂堂正正的举行追赠事宜。

    这也就罢了,更让杨广郁闷的是杨素、宇文述等人认为他的帝位还不稳,为免白天的宫廷政变打击到他和皇族的声望,引发更多更大的sao乱和动荡,杨广只好听从大家的建议,十分无奈的把宫廷政变定为右卫内讧。所以除了杨集、杨昭、杨昭、萧婉、杨素、宇文述、史祥、杨玄感等少数直接参与者,九成以上的文武百官都不知今天白天发生了一起差点就改天换地的宫廷政变。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汉王杨谅造反,又暂时封锁了杨坚宾天、自己登基的消息,再任命屈突通为使,带着以杨坚名义下达的诏书前去太原召杨谅回朝。

    另外,杨广在白天的时候本打算任命杨集为京城留守,让他和杨约掌控京城兵马、平息京城物价,但是计划不如变化,由于杨坚病逝在仁寿宫,杨集这个亲侄子自然是要一起扶柩回京城的,可是京城的动荡和sao乱又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于是杨广只好正式任命杨约为京城留守,令他今晚立刻入京。

    尽管杨广本人搞得像是小偷一样的上位,可他既然是皇帝了,却不能对文武百官没有半点表示。其他人也就罢了,但是那些在宫廷政变/“右卫内讧”中立功的功臣,却不能不封赏,不然的话,日后谁还愿意为他这个皇帝卖命?所以登基为帝以后,杨广最上心的一件事就是册封功臣的事情。

    然而杨广很快又犯了难,原因是有三个已经到头了,比如说功劳最大的杨集,他是亲王和右卫上将军、凉州大总管和刺史;比如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