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7 (第2/4页)
己的,谁也夺不走;学到的多了,才有能力办更重要的事儿,而不是如自己老子那样做做小管事或者更不堪用地只能打打杂。如今就显示出好来了——三更四更,一个过磅,一个记录,刷刷地提笔写好,一式两份的条子,送来海蛎子的百姓凭条子,逢五逢十去汪小鱼家换钱。 见到汪家两兄弟来了,三更和四更也是笑眯眯的,毕竟都是年轻人,又借住在他们家里,相处几天,也算融洽,遂远远就相互打了招呼:“小虾今天又是这么多?” 汪小鱼苦笑着说:“叫他不要往深的地方去,他就是不听。”边说边拍了拍汪小虾的脑袋。 “小虾也是想多撬一点,多换点收益么。”三更一边说,一边手下不停地上秤,“一筐二十三斤……这一筐二十四斤,减去两个筐子四斤一共四十三斤,二千一百五十文,收据拿好。” 汪小鱼和汪小虾两兄弟已经不像第一天拿到条子那样吃惊了,犹记第一天,兄弟两个听到三更四更说本日的所获有三千钱的时候…… 那简直就是难以置信、目瞪狗呆,三千钱,三两银子!要知道,此地的下等田才五两一亩! 这么一来,二十天,就是六十两? 即便之后的时间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撬海蛎子的大军里头来,日收获的重量是比不过一开始了,不过凭着汪小虾过人的水性,基本还都以二千钱保底的。 汪小鱼小心翼翼地收好四更递过来的条子,然后又同弟弟一起把两大框子搬到大阳伞斜斜对着的海滩边,自发自觉地拿着水囊和毛刷子开始点海蛎子,点一些就往礁石上按一些,当然,这样的活计也是宝玉另外给算工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