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九章 协同作战 (第2/4页)
较高,另一方面对步兵的素质要求也不是这时代随便发一把步枪就是一名步兵的程度能达到要求的。 原因就不用多说了。 步兵要做到能指挥炮兵,必要时能像炮兵观察员一样报坐标并引导炮兵轰炸目标,能指挥坦克朝目标射击,甚至还能为空军指示位置...... 这几乎要求步兵是全能的,必要时还能打能冲。 当然,并不要求每个步兵都是全能的,而是部队里必须要有会这些的士兵并做好协同的准备。 舒尔卡以现有的条件想做到这一点,或者说勉强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用电话线代替步话机。 这显然是一个不足,电话线很容易被炮火炸断没有保障,同时前线的黑暗中还会衍申出指挥、引导混乱等问题。 但现在也只能将就。 另一方面更严重的就是部队素质问题...... 这分为两个层面,协同方面还好说,就像舒尔卡说的那样,将炮兵观察员和坦克跟随兵安排一部份到步兵中去,步兵想要炮兵或是坦克的掩护就可以直接告诉这些兵种,然后由他们向炮兵和坦克下命令。 问题在于苏军步兵从没有这样打过仗,战术思想全停留在二战时期甚至一战时期......这时好像就是二战时期,只是以舒尔卡的眼光来看他们的战术十分落后而已。 就像特鲁法诺夫说的,他们没有受过相关的训练,他们被教导成一打起仗来就应该是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然后抓起步枪朝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