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十五章 三大贤 (第3/4页)
极熟悉的前朝大贤孟忠青的字。 作为前朝三大贤之一,就算到本朝,县学府学里,也常常有着孟忠青的仿写字帖,让学生练习。 苏子籍对这位大贤的字迹,算得上是一见就识了。 而这书册的古旧,莫非竟是真迹? 苏子籍震惊不已,忙又小心翼翼翻了下面四册,除了两册是《簪花文集》的中下册,还有三大贤中两位文集。 徐少良的《听海集》以及张仲庸的《柏溪文集》上册。 前朝三大贤,竟一个没落下,就仅仅缺了张仲庸的《柏溪文集》的下册,不过这没有多少关系。 汲取文思,其实就是当事人在写作时的才学,以一观十,一册就可得张仲庸的精髓,缺了下册有损失,但也不大。 少年就这么看着,直到苏子籍小心翼翼合上匣子,看向他时,才带着歉意解释:“对了,苏公子,我家主人说,这三套文集,少了张仲庸大贤的《柏溪文集》的一册,因年代久远,又经过乱世,一时找不到,等以后找到了,会再奉上。” “这礼物归于贵重了。”苏子籍叹的说着。 虽心中十分喜欢,且这五册对于不识货的人来说,的确不贵,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可谓是价值连城,哪怕少了一册,让读书人知道,怕也有人愿意捧上千金来求。 他与谢府的人素不相识,就算自己去过西南,在那里立了功,可能得了镇南伯府这样的重礼,还是拿着烫手。 但是这对自己价值的确非常高,一时又舍不得。 少年笑着:“对于您来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