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第338节 (第6/6页)
是送回当地当官去。 另一方面是嘉奖民间的孝子、名士,郡县每年可举荐大孝子、或有德望的人前往咸阳,擅武的可以去皇宫做卫 尉、郎官等。 擅文的可以拿牌他们去博士学宫、四大学室学习,根据他们的才能,分回原籍贯地区工作。 这个制度怎么看都和汉朝的乡举里选制度差不多。 乡举里选制度当然是有优势的,否则也不会用那么多年。 但要对它挑刺,对于杠精而言,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 张婴道:“高见谈不上。只是我有两个困惑。 首先是举荐廉吏能吏,还是那句老话,我们要的是一个能让大秦黔首,也就是白身能参与的公平选拔的制度。 但能在大秦当廉吏能吏,他必然是从吏而师,家中要么有秦吏,要么是贵族,要么走了狗屎运拜了师。 但这是不是和之前说的军功爵举荐制一样,只是选拔的范围从军爵变成了小吏,还是与广大的秦黔首白身没太大的关系。 你或许能说在纸张普及之后,寻常黔首也可以学习律法,也可以去竞选当小吏。 那么第二个困惑又来了,也是我在思考军功爵举荐制时有的念头。 现在的郡守多是世家贵族后裔,他们举荐人来咸阳,我也不说全部,但绝大部分会举荐自己的亲友,或者自己的心腹。 最妙的是,这些人的选拔不需要通过中央,都是他们自治,自己选拔,这是不是会形成一个小朝廷。那些当地人是听朝廷的还是听郡守……” 张婴还没说完。 司马欣忽然噗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声音透着冤枉道:“陛下圣明!臣绝无二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