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第371节 (第5/6页)
他们率先看见的是湖泊,波光粼粼的环湖。 河畔停靠的四艘大船船杆上挂着正面“秦”,背面“长安”标志的黑色大旗,光是来往船只与河岸的人就有数十个。 他们正“嘿咻嘿咻”地搬运着货物,一个接着一个,紧锣密鼓,几乎看不到空隙。 每艘船的甲板上下方,都会站着几个皮肤黝黑,只披着外袍摇着扇子的壮汉。 他们cao着一口听不懂的话,冲着搬货人叽里呱啦地指手画脚,虽听不懂,但他们着急忐忑的模样也能猜出大概意思,轻拿轻放,小心谨慎。 不远处的甲板旁摆放着桌椅,一位小吏拿着中山竹尺衡量体积重量,另外一位秦吏一边登记,一边给交货的人秦半两。 湖岸上更像是开放式的市集,遍地的摊位和商户,一队一队,身披软甲的士卒在摊位之间门来回巡逻,及时制止各种争吵的乱象。 每个摊位前只摆放着少量的一些产品,有的甚至连产品都没有,只有一些图片或者文字介绍。 高士子好奇地上前,就近询问一个商户这果酒怎么卖。 对方立刻用纯正的大秦话推销。 很快,高士子得到令他脑袋发晕的回复。 在咸阳,一瓶果酒最低也要卖八钱,若是味道更好点,能卖到八十钱都打不住。 但是在这里,一瓶果酒只卖三钱,若是一次性提货多的话,还能卖得更便宜一些。 高士子忙道:“我只是浅酌。不需要一箱一船的,先买一瓶,不,两瓶果酒可以吗。” “不卖不卖!”那商户不感兴趣地摆摆手,又重新坐了回去,“你随处问,我们这只走箱,不单买。劝你早下决心卖,我们可不愁卖。” 一瓶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