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鲁王唐王先后冒头 (第1/4页)
朱连壁率军在江阴休整三日,随即率军收复苏州府治下的长洲县城,并撤回了苏州府。 六月二十八日,在前兵部尚书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王之仁、方国安等一众大明的文武官吏,在绍兴府竖起抗清大旗。 张国维、朱大典等人纷纷上表劝进,希望避难在台州的鲁王朱以海,能够赶回绍兴府监国称制。 但接到劝进表的鲁王朱以海,因为担心明军挡不住建奴,加上自认为才能不足,故借口腿部受伤有疾而拒绝了众人,滞留在台州不愿返回绍兴。 朱以海不是不想监国,只是绍兴与杭州府近在咫尺,清军十几万大军,正在对浙东各州府,展开征服攻势,所以他自是不愿意回绍兴。 面对清军雷霆攻势,张国维、朱大典、也意识到问题,随即召集义军首领孙嘉绩、定海总兵王之仁,挂镇南将军印方国安。 一行文武官吏,率领绍兴府,各部十几万军民百姓,浩浩荡荡退往明州防守,并派出朱大典、方逢年、郑尊谦率军前往台州迎驾鲁王朱以海北上明州。 因为消息的闭塞,此刻浙江的张国维等人,并不知道朱连壁,已经在苏州、松江站稳了脚跟。 说来也是巧合,六月二十八日,唐王朱聿键在福建建宁,在黄道周、蒋德璟等大明老臣的拥戴下,监国称制。 不久朱聿键封赏黄道周、蒋德璟等人为六部尚书,册封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候,从建宁移驾福州府,正式称帝,史称隆武帝,并以南安伯府为行宫。 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