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5章 (第3/3页)
起了科举的事情。 科举这两个字刚出来,就牢牢地吸引了皇帝的注意,尤其是随着裴清对于科举制度的讲解越来越明了,则是让皇帝的眼睛越来越亮。 要说皇帝最忌惮世家什么,那不就是世家顽强的生命力,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有千年的世家,这一向是被世家挂在嘴上,甚至引以为傲的事。 而世家之所以能维持住如此强的生命力,不就是因为不管哪朝哪代,新朝建立后,都需要世家子弟来填充官场,一直如此,大盛也不例外。 大盛唯一稍微好点的就是出现了勋贵,暂时可以和世家对抗,但是显而易见,随着初代勋贵的逝世,继承者显然没有长辈的能耐,底蕴也不足,眼看着过不了多久就又要被世家给压制了。 皇帝很是忧愁这件事,固然他当政的时候世家还没有这个能耐,可大盛的君主再延续几代,怕是又变成皇帝与世家共天下了。 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朝中官员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固然有些被举荐上来是寒门,普通百姓家中也有一些,但是占比都很小,和荫补上的世家子弟相比,数量差得太远了。 可裴清提出来的这个科举制度,确实让人找到了一条新路。 尽管这科举制他也看得出来,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世家子弟占据大半的位置,可只要这科举一直进行下去,那普通人能占据的位置必然是越来越多。 以往读书是能明理,可普通人能当官的概率还是小,毕竟普通百姓想要被人举荐太难了,可有了科举这一制度,三年一次三年一次,总会有人出头。 而且有了当官的希望在前头,皇帝相信百姓们读书的兴趣也会变得比现在浓厚得多,只要读书的人够多,那就能出现更多的人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