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0 (第3/4页)
字() 6.考试前一天,会张榜公布座次,考生必须‘按榜就座,不得移易’。() 7.衡鉴堂的这一名字借用自的,作用如文中所述。 8.特奏名制:对经年累月考不中的人,宋太宗发明了这么一个安慰的赐科班仪式,含金量就可想而知了……() 第四十三章 等所有应举人都在各自的座次上落座,还要那么一小会儿,陆辞就如其他人一般,先有条不紊地将文房摆上案桌,试纸估摸着取出三分之一来,整整齐齐地铺在上头。 比起别人,陆辞只多了两个小步骤:一是略微在案桌上施力,确定不会摇摆;又检查座位四方,确定并无有心人遗留的纸团。 一切准备就绪后,陆辞便一撩襕衫前摆,不急不慢地落了座,根本不像别人一样不安地东看西看,只静静地闭目养神起来。 ——哪怕意义重大,也只是初试的第一场而已,不必患得患失。 大不了就是当回陪考的,吸取经验,下次再战。 也未让陆辞久等,监门官很快就完成了按姓名引入所有应举人的工序。 启用旧官舍做贡院的好处,这会儿又显示出来了。不但桌椅房室都是现成的,空间还足够大,可供间隔就坐,稀次列席。 再待吏人将试题迅速发放下去,燃起计时的香,又摆好备用的水漏后,考试官便沉声告知,考试开始了。 头一日考的三场,分别为诗、赋、论。 一翻开省题诗、律赋和论策的命题,陆辞就意外地挑了挑眉。 出的分别是,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