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七十章 教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教化 (第2/5页)

。汉人工匠,每周必须掌握四十个汉字,其他国家地区的工匠必须每周掌握二十个汉字。若经检查,有人没有完成识字任务,会被扣除月度奖金,以及每周实物发放福利。

    月度奖金倒也罢了,拿了银钱,也无法使用。但每周发放的实物福利,那可就实在多了,几条鱼干,布匹,一杯葡萄酒,一块蔗糖,等等不一而足。

    “好吧,我的儿子,帮帮你的父亲。那些汉字,太难学了,我始终无法准确认出那些字。”弗兰克·伊恩摇摇头,向自己的孩子,发出了求助。

    “放心吧,父亲!”莱尼?伊恩微笑着说道:“你还没找到学习的规律,其实,很容易的。”后面一句话,却是纯粹的汉语说出来的。

    之所以在工匠里强行推进识字运动,是因为齐天想让所有的工匠通过不断地扫盲活动,提升他们的识字率。

    会读会写的工匠,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所熟知的工艺记录下来,传承下来,而且还可以通过读写,从其他工艺或者技术当中,得到一些启发。因为,在很多工业环节中,许多工艺流程或者工业技术,是互相链接,互相促进,甚至是互相补充的。

    有时候,齐天就特别希望,曹雄去大明的时候,能绑来一些明末时期的科学大牛。在后世很多资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个时代的学者,几乎已经扣开了近代科学的大门,徐光启,王徵,毕懋康等。

    他们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发明实物,在同时期,一点都不比欧洲落后,甚至还有一些超前。

    比如王徵有一项发明:火船自去。船只在水中自动航行,而且“火”为船只提供动力。虽然在记述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