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东明事件篇 (第4/5页)
叹息“自己做得很不够” 如没前面关于新法的各种分析,单就他说的话来说,的确没什么错,甚至年轻人很有激情,值得赞赏。但有前面的分析后,就会知道苏轼立场已越滑越远,彻底抛弃了自己原来的出身,变成了喝民血、食民膏、奴役百姓为乐的士大夫… 王安石终于忍无可忍了:小苏同学,就算你文章再好、声誉再高,你也不好对政府决策这样名目张胆的抵触吧?你终究还是国家公务员吧? 于是苏轼被下放到江南的杭州、人间天堂一样美丽的城市里去做官。在大宋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苏轼杭州之缘正式开始… 5月10日,前御史中丞吕诲去世。 回忆一下:他在王安石新政还没实际公开,也就是连最初的均输法还没面世时,就和王安石势不两立了。那次著名的弹劾后,他主动要求外放,绝不和“jianian邪”共处一堂! 皇帝满足了他,让他到邓州当知州。接着吕诲看到王安石的新法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地铺开后,他的愤怒真正达到了不共戴天!生生地气病了… 神宗知他病了后,特意下旨接他回京城调养。但心病还需心药治,新法如火如荼、遍及天下,这种局面一天没改变,吕诲心情就一天没法好转…终于,吕诲在京城病死。他的死也改变了一个人命运。吕诲重病时,司马光在陕西的永兴军,知道吕诲病危后,火速赶往京城,去见最后一面。 当他赶到吕诲病床前时,吕诲己闭上了眼睛,呼吸都停止了。司马光放声大哭,恨自己就迟了这么一步。可突然间吕诲强睁开眼睛,挣扎着要坐起来,他望着司马光的方向,不管看没看清,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