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明上河篇 (第5/7页)
果树,沟里是成片的莲花。每年信风吹过,五彩缤纷的花儿就都开了,这条长街就成了花的河流,一路芬芳伴随着百万居民。岸边是排红漆栏杆,它既是水路的屏界,更是道路的标志,它划出了左右2条人行车马道,名叫御廊。这条御廊就是北宋繁华的象征,它布满了店铺、民居、官署,还有很多杂七杂八、说不上高雅的去处。它们合在一起,酝酿出了中国历代王朝中独一无二的北宋风格… 随着人流慢慢走,眼前先出现的是内城朱雀门前的龙津桥。这是御街三段景的头一段。这里商家很多,但货物档次不算太高,算平民消费区,主要经营时鲜果品,笔墨纸张。 接下来你的兴趣很快就被一座亭子、两座道观所吸引。亭子名叫“看街亭”据记载:宋朝皇帝除应付外敌、御驾亲征外,就只有赵恒当年去四处烧香拜神、以及徽钦二帝日后去北国的旅游,其他皇帝都没走出过开封城周围100里。他们贵为人间最富有的皇帝,活动空间只有周长5里(今2300余米)的皇城。除此之外,就只有坐上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就一直在用的那辆玉辂,一路吱吱呀呀的在御街上转两圈。转时也很烦,基本只能看到马屁股。这时皇帝就会叫停,他登上这座“看街亭”俯览皇城外的市井生活、民间百态,算是次难得的放松… 道观?西边延真观,接待四方道民,是个宗教大旅店,实在没什么看头。东边五岳观,那就真是非同小可了。当年的宋真宗赵恒把五岳尊神都请进了京城,就在御街上安家落户,朝夕与他作邻居。于是这座五岳庙就成了北宋最为雄壮的道观。 接着走,看到了宋朝国立大学——太学。只要在太学旁边拐进去,就是团胭脂粉香、莺声燕语的旖旎风光。烟花柳巷到了,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