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皇帝反复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反复篇 (第4/7页)

 从这件事上也可看出年轻时代的宋神宗在坚定中一直存在的犹豫不决,这其实是心高志大的人通常都会得的病——追求完美。具体体现在赵顼身上,就是边企盼着变法图强的美好结果、边又想着尽量安稳,别出大矛盾,别让国家伤筋动骨。

    可年轻的他没意识到什么叫改革。那是要让国家刮毛洗髓、脱胎换骨,远比伤筋动骨强烈一百倍!不这样,怎能改变100多年来的继定习俗,抢回被各种特权阶级垄断霸占的国有资产…这件事他始终都是不懂的,因他永远都在追求着完美…

    3月,怒火万丈忍无可忍的司马光决定发起总攻。这次他绕过吕惠卿等爪牙,直接给王安石写封信。信是这样开头的“…窃见介甫(王安石的字)独负天下大名30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则己,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矣”这段话大大有名,几乎被每本写王安石的书所引用。司马光意思是说:王安石30多年来名满天下。品德能力都太高了,谁都相信,他除非不当宰相,当了宰相,幸福太平的和谐社会立即就能实现…

    这封信非常长,非常有名,收录在司马光的个人文集中,名叫《与王介甫第一书》,字数超过4千字,里边有三个论点。可说非常明确、非常重要。可换来的只是王安石一张不超过百字的小回条。于是保守派们义愤填膺、大声疾呼。我们首领被轻视了。王安石竟这样傲慢!

    于是司马光再接再厉,不达目的不罢休,又写了《与王介甫第二书》。这回焦点集中在青苗法上。警告王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