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安石离京篇 (第7/7页)
大忠临走前,皇帝曾特意亲写诏书,告诫说“虏理屈则忿,卿姑如所欲与之”意思很明显,契丹人都是野人,道理说不通就会动粗。爱卿不必吵架,他们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好了! 可刘、吕2人把皇帝的话都扔到了九霄云外,两个都是死硬派,爱护国土人人有责,和辽国谈判团一见面,立即就掐的水深火热、你死我活。双方回顾历史、追溯源头,把大地图铺开,一寸一寸的讨价还价。一大堆地名如黄嵬山、冷泉谷、天池庙、牧羊峰、梅回寨、瓶形寨、蔚朔应3州边境等等纠缠了几天几夜,终于都顶了回去… 契丹人情急无奈,抛出了最后杀手锏——分水岭!虚的咱都不说了!就以分水岭为界标,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刘、吕2人一听就火了,新一轮掐架开始,我们再来!结果又吵了n久,双方终于接近崩溃,都吵不动了。这时理智回归,想到了一新问题——喂!哥们,问一下:分水岭…到底在哪? 刘、吕2人你看我我看你好一会后,收拾行李回家!吵还是很想吵下去的,只是资料严重不足,连地名都搞不清,吵个什么劲嘛! 而等刘忱和吕大忠回到京城后,发现路更远的韩缜早就回来了,比他们快得多。原因很简单,韩缜去了辽国都城交国书,可被耶律洪基给晾那儿了!一直没见着人。继续等下去?对不起!外交有政策,宋辽两国互派使者,最多只能在对方国都里呆10天,逾期必须走人! 宋朝君臣恼火之余变得更紧张了,辽国人很明显是玩真的,传统礼仪都不守了,别的事定也会干得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