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蔡京首相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蔡京首相篇 (第2/7页)

能,无论亲自cao刀还是帮着挑选,该太监都会搞到精品中的精品。满载而归…

    如此一来,蔡京能让太监满意、太监能让皇帝满意,利益链条转动,蔡京前途一片光明!可后患也真不小。前面说了:这会有骂名的,文彦博文大人就是前例!当年他只是送了件蜀锦袄给宋仁宗的爱妃张美人,就被一直念叨到宋哲宗的同文馆之狱中,当成了文家的历史污点!

    这怎么受得了?当宋朝的官,第一重要的就是名声!可时至今日,名声值几个钱?纵观帝国20年,名声越大的,被泼的污水越多、受的迫害最惨,新旧两党谁都没跑了,都在受害之列!

    蔡京早就想通了。名声?是这时代里最没用、最虚伪的东西!我不要!我要的是享受!

    而这一切都要从这个机遇抓起!蔡京打点起十二分精力,陪着该大太监在杭州城周围寻觅,把散落在民间的高人遗迹挖出不少,更精益求精,施展全身解数。创作了十几幅字画,托大太监带进宫去…蔡元长有十足的信心,用自己作品打动新皇帝。政治上不说,在丹青笔墨方面,他十分清楚:苏轼死后,自己就是活着的传奇!而这一点,就连他的政敌们也没法否认…

    该大太监满载而归。回京后才知他带回来蔡京的作品有多正确。赵佶作为古往今来所有帝王中文艺天赋数一数二的大天才,早就在珍藏蔡京的作品了——有记载:当年蔡京作京官时,最热的三伏天,有两个管事为他挥扇乘凉。蔡京很满意,一时高兴,在两人扇子上各题了首杜甫的诗。小事一桩。蔡京过后就忘了,可隔了几天,突然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