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皇帝昏倒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昏倒篇 (第3/7页)

愣住了,这句话什么意思?是陛下看我不顺眼,还是看契丹人不顺地猜测答案。可都觉得不靠谱。理智告诉他,最可能的答案就是皇帝还在晕,说的是梦话!那我这首相就别跟着晕了?于是闭嘴!马上上菜!开吃!

    当天宴席,仁宗皇帝一直稳稳端坐着,没再说话,甚至没表情。直到宴会结束。大臣们总算松了口气。不过这一天再次过去时,大家心里就都有了个问号:皇帝是病好了?还是更重了?

    难说啊!瞬间晕倒和语无伦次,究竟哪个才更要命?

    第二天初六,按惯例要给契丹使者送行。仍在紫宸殿,原班人马继续喝、继续吃!辽国使者上殿,走到庭中央时,皇帝突然间喊出句话“速召使节上殿,朕几乎不相见”

    满殿大臣集体一哆嗦,您是今天失忆?还是昨天梦游,把一整天事都忘干净了?眼看着宋朝在异族人面前保持了近100年的体面就要倒塌,在场官员们瞬间开始配合,兵分两路:

    台下由宰相文彦博出头,把契丹使者拦住,直接往外拉!理由是皇上高兴,昨晚上喝醉了,今天就由我们大臣在驿馆设宴,咱们换台喝!

    台上面也一片忙乱,内侍太监们不由分说,把皇帝架起来就走。那架势倒真跟宰相说得差不多…

    当天晚上,宰执大臣们都没回家,找来了宫中大太监史志聪、邓保吉,提出一个自大宋朝建立以来,开天辟地第一次有人提出来的要求。首相文彦博要求内侍随时通报皇帝病情,不许隐瞒,不许迟缓!

    理由充分!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病成这样,大臣们必须心里有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