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灵素登场篇 (第2/7页)
州桥向北,直到皇城宣德门这段路为例。就会知道宋朝风气是怎样的… 这段路上衙门林立。有超级大衙门如枢密院、秘书省、门下省,也有次一等的如太常寺、都进奏院、都亭驿。再向前还有神圣无比的景灵东宫、景灵西宫,这是皇家家庙,里面供奉列祖列宗的神位。就在这样的地方,百姓们都见缝插针地开着各种店铺。每天从早到晚、从晚到半夜,不停地迎来送往、吆喝叫卖,就是这么的闹… 而官府不赶跑店铺、店铺不避让高官,双方和平共处,就是和谐啊!更不用说离他们不远的附近街区,就有宋朝最高学府太学,那里随时都保持着至少2000名学生。朗朗读书声简直就是大合唱。更绝的是:太学附近就是个红灯区,他们的大合唱里总会掺进去些莺歌燕语、打情骂俏… 政和6年(1116)1月1日,大辽国东京道发生巨变!十余恶少闯入留守府,杀死东京留守萧保先。户部使大公鼎(渤海人)闻变。当机立断,暂摄留守,与副留守高清明集合奚、汉联军千人,将这一变乱镇压下去。但历史的进程已不容更改! 大辽东京道,在唐朝时是渤海国。当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苦战20余年最终才灭了人家。但自从圣宗朝,契丹人改变对渤海人一贯宽大的政策、引起大延琳反辽以来,大辽东京道就从此没有平静过。这最后一任大辽东京留守萧保先也是一不折不扣的酷吏,上任这几年以来,渤海人受苦受难。现在第一循吏大公鼎哪怕有再高的威望、哪怕是自己人,都已平灭不了渤海人心中的怒火! 高永昌,一渤海人将领,见辽势日衰、金势方强,这正是自己复国的好时机!于是以3千人杀入大辽东京道首府辽阳府。不久便远近响应,有众8千人。于是高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