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纯仁回朝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纯仁回朝篇 (第2/7页)

   这两个人是特殊的存在,在宋朝人心里,他们活着时,就已是超越政党之上的传奇人物。苏轼的文章近40年来独执天下之牛耳。是无可争议的文坛泰斗,中国人是敬重学者的,谁管他是新党还是旧党?他所到之处,人们毫无保留地接纳了他…范纯仁要更高一筹。作为一代名臣范仲淹的二公子,他没父亲的军事、文学才能,但继承了父亲最闪亮的光环——道德!范氏的道德不是空洞的口号,它处处闪耀着人性光辉,越是在混乱、肮脏,充斥着别有用心、赶尽杀绝等种种负面欲望的官场里,它越发显出自己的可贵,甚至是唯一!

    自古道德胜于文章,这两人的遭遇,就先从范纯仁说起。

    范纯仁倒霉纯粹是自找的。当初章惇把他贬出朝廷,是因要追究放弃西北4寨的责任。他和司马光、文彦博搅在一起,这是范纯仁一生仅有的污点。尽管如此,宋哲宗还是对他很例外,别人如刘挚、吕大防、梁焘、刘安世等人早就贬过了长江。范纯仁的贬地是在陈州,和开封近在咫尺,可说仍生活在经济文化中心地带…

    这样的待遇,范纯仁心知肚明,可说是对他的爱护,让他老老实实呆在政治漩涡之外,等着哪天风平浪静了。他会有个不错的结果…

    可他姓范!这姓氏从北宋开始,直到明朝末年,都笼罩着层圣洁、温暖、博爱的光环,历史证明:这不止是开创者范仲淹的一生努力,更有范纯仁的沉淀!主要就表现在这次的自找麻烦上:

    在陈州的范纯仁听到了一消息,宋哲宗在郊祀大典上公开宣布:贬谪的大臣如吕大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