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北辽内乱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辽内乱篇 (第1/7页)

    但这命令被西军拒绝!以种师道为首,西军将领们集体反对!理由倒并不是虚幻的什么荣誉感,而是全军覆没的危机。理智告诉他们:在这种局面下,是万万不能撤退的!只要退,136年前的悲剧就将重演!

    童贯或许忘了,种师道等职业将军们却清楚记得136年前的雍熙北伐!北宋第一名将曹彬在撤退途中被耶律休哥追击,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把宋朝血本都赔了进去。而这是定律!不管时光流转多少年,只要是宋辽两国交兵,宋军敢在这地段撤退,结局都是同样的!因这里是大平原,辽军是骑马的。宋朝步兵们哪怕先跑两三天,辽军都能轻松追上,然后步骑混战,无险可守,宋军死定了!

    理由报上去,童贯却不在意。他严令立即后撤!这时没接战,只要动作快,让辽军追不上不就成了?哪来的那么多顾虑!

    西军开始后撤,速度非常快,尽管辽军火速追击,他们仍抢先到达了预定地点——雄州城下。安全了,眼前就是北方重镇、柴荣当年收复的瓦桥关!这道高墙比西北的军砦可强得太多了,以大宋西军的战斗力,只要住进去,哪怕来三四倍敌人,也休想攻进去!

    可关键时刻,童贯的命令又到了:西军不许入城,就在城边和追击的辽军决战,把这股敢深入宋境的敌军吃掉!

    于是西军将士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近在咫尺的城门,转过身来,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杀向蜂拥而至的辽国骑兵…抛开雄州城门,这和在大平原上被辽军追上有什么区别吗?甚至那扇该死的城门还不如没有!有了它,士兵总要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