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司马去世篇 (第2/6页)
必诋毁百端,光意以谓朝廷特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这些话除开头稍微肯定了下王安石人品外,没一处不是在骂人。 再说司马光。政绩和人品不再多说了,现在看他的主项——历史。史学界有句话“千古两司马”即写《史记》的西汉司马迁、写《资治通鉴》的北宋司马光。这两人不仅都姓司马,著作也大体相当… 那就说说我对这2部史学巨著、这2位史学巨人的看法。说两点:1《史记》是司马迁以个人之力在竹简时代完成的从上古至汉武帝朝的3000多年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司马光集众人之力在纸张时代完成的从战国至五代的1362年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草稿叫《资治通鉴长编》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把所有史料笼统的大杂烩的东西。但《长编》的作者并非司马光!两汉部分的作者是刘恕、魏晋南北朝和五代部分的作者是刘攽、唐部分的作者是范祖禹。将《长编》改编、改定成如今的《资治通鉴》正本的工作才是由司马光完成的。这其中,他的儿子司马康也做了重要贡献,所有的文字校对都是司马康完成的。 2两本书都是通史。《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汉武帝时代的人。那他的《史记》就从三皇五帝开写,一直写到当朝汉武帝。写书时敢于说真话,指出历代皇帝权臣的错误。更有甚者,他把西汉王朝的死敌项羽提高到了帝王身份,和刘邦一样享有“本纪”的待遇。反观《资治通鉴》,开篇从战国,结稿在五代末年,司马光本人生活在宋朝立国百余年的时代了。可半点本朝的事都不提!多么的明智,绝不惹半点麻烦。可这本书不是为了教人怎么当皇帝吗?那么本朝前几位皇帝的得失是最重要内容,你怎么彻底忽略了呢? 这世上有些人是极特殊的个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