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07章 五帝台与泰山封禅 (第4/4页)
属国。 他更是妄自称尊,伪造天书,执意去泰山封禅。 怎么看,宋真宗和前面五位都没有可比性。 一个臭鱼坏了一锅汤,从他以后,再没有帝王去封禅了。 因为后世的强悍帝王再想泰山封禅,就得面临与宋真宗为伍的尴尬境地,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这是泰山封禅的故事,但并不能解释泰山封禅之谜。 为什么都要前仆后继赶去泰山?仅仅是因为它高吗? 一座山,仅仅因为‘高’,便能横跨数千年岁月,令无数帝王为之神往? 要知道,上述几人是封禅成功的。还有不计其数的帝王梦想着泰山封禅,但因为功绩不够,或者国库空虚、群臣劝诫,没能实现。 泰山笼罩了重重迷雾,透发出无尽神秘气息。 乃至先秦上古时期,也有诸多华夏人文始祖至泰山祭祀。 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大尧,大舜,大禹,商汤,周成王…… 功成名就后的大禹,也去泰山祭祀过苍天。 但治水时候的大禹,还处于青壮年时代,远未功成名就。 如果把五帝台之谜和泰山封禅之谜结合起来…… “不错。”陈宇高高举起手中金光熠熠的青州鼎碎片,沉声宣布道:“五帝台,就在泰山!” “青壮年时代的大禹便野心勃勃,欲与三皇五帝试比高。他治理黄河,从中游治理到下游,在泰山附近的相柳氏封地为民除害,宰了相柳氏。” “紧接着,他登泰山,铸五帝台,在五帝台前向天明誓,终有一天,他会治水成功,并以帝王之姿重回泰山巅,俯瞰九州众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