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9章 承载九州山河 (第2/4页)
碎片,除了九鼎碎片,世间再没有什么配得上了。 那可是九鼎! 华夏的气运之宝! 它所承载的,是九州河山,是华夏图腾! 它理应如此,它就该这样。 夏商时期,鼎是王室贵族身份的象征,关于鼎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命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只刻楼精美、古朴典雅、气势庄重的青铜大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珍异宝刻于九鼎之身,象征着九州大地,镇压一国之气运。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 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华夏的代名词,‘定鼎’成为霸权建立的代名词。 ‘问鼎中原’亦是古往今来历代豪杰的毕生追求。 几千年来,大禹九州鼎一直都是华夏的气运之宝。在工艺美学上,它是一套稀世之作。从文化考古角度分析,它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集中代表。从铸造工艺技术上看,它标志着华夏历史已结束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关于九鼎的流传,《墨子·耕注》有言: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终夏一朝,九州鼎都在夏王城摆放,这毋庸置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