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土地之策 (第2/4页)
的结构问题。 自隋唐以来,中国古典社会逐渐进入以军事贵族为皇权背书,文官制度为皇权支柱,科举制度为触角的社会结构。 对这个时代来说,读书人进则官僚,退则士绅。 虽然古代有“穷文富武”的说辞,但是要真正想供得起脱产的读书人,非得有中小地主的财力不可。 当前情况和后世近代情况截然不同,后世虽然生产力尚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终究先进的技术、思想开始蔓延开来,新兴的阶级方兴未艾。 而在国家又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各种思潮又如同惊涛骇浪一般,所以一定程度上能够在外在压力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如今情况则不然。彼时,虽然有后金占据东北、虎视眈眈,农民起义纵横七省,但是无论后金自身还是农民起义军,都没有意识到大明有被替代的可能性。 如今正是两种矛盾交加,一个不小心,天下便有覆亡之危,由不得张顺不万分谨慎。 “土改”这条道若是走的通,便是通天坦途;走不通,那就是万劫不复。 但是,若是对如今激烈的土地问题视而不见,那这天下姓张姓朱,与百姓又有何异哉? 一个新兴的政权,如果无法解决前朝的弊病,那么它不可能长久,甚至不可能维持稳定。 张顺其实对当今天下的土地问题十分重视,对当前形势心里也十分清醒。他晓得若是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哪怕自己已经割据一方,也终究是镜花水月罢了。wap..OrG 如今既然萧擒虎引出了此事,他还真有几分意动。 只是兹事体大,张顺也不好贸然做下决定,便先含糊过去了。 众人一路无言,在南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