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4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1 (第3/4页)

。吏部便拟进监修实录的编篡官们各一阶官职:如刘首辅从谨身殿大学士迁至华盖殿大学士;徐学士加武英殿大学士兼户尚;李东阳这样仍在侍讲学士职上, 不够资历升迁, 便只兼了太常寺少卿, 多领一份俸禄。

    而崔燮这个从六品修撰恰好得了前辈刚空出来的侍讲职位,短短四年多便升到了正六品。二十岁的正六品京官,还是翰林院这样清贵的衙门,比他爹被罢职之前最高的从四品参议都值钱多了。

    少年英锐, 前途无量, 连刘首辅看着奏表上他的名字都有招他当女婿的冲动。只是想想亲家万首辅, 想想被人弹劾得狗血淋头的尹三辅,首辅还是按捺住了心思,在吏部奏折后写了个“宜照准”的蓝批。

    天子看了新进呈的实录,也喜欢翰林们编得用心详实,便准了吏部奏请,还各赏了白金三十两、文锦三表里、罗衣一袭、御制新书一套。

    翰林院这样的清水衙门, 平常一个月也就拿得着两石本色禄米,折色的宝钞在京畿这边尚不如白纸值钱,还经常扣着不发。这一笔赏赐加在一起近四十两银子,真算得上意外之喜。更叫众人欣喜的是,呈进上之后他们就不用再加班,这银子发下来也有工夫、有地方花销了。

    自从先皇宫车晏驾,他们翰林院这些人就跟套了磨的驴一样,成日抬头是史料,低头是文章,哪里还有才子词人的风流本色?好容易修完了,新皇又不要修什么,从今以后,他们就又是无人拘束的名士了!

    众翰林白天迟到早退,晚上饮酒看戏,潇洒非常,尽力挥霍着每一天清闲日子——再过不久皇后就要生产,不论生儿生女他们都要拟诏、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