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 (第3/3页)
不为帝王仕朝堂,而为太平盛世尽十分心力,为天下社稷谋一分福利。如此,方不负我等满腹圣贤道理。” 范文正那一句,只能是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高贤宁不得不说,黄昏这一番话极其有说服力,而且在理。 他也无法反驳。 高贤宁想了想,略有愁闷的道:“那高某也不愿如解缙、景清之类同流合污。” 不屑与之为伍。 黄昏大喜。 看高贤宁话中意思,已经被自己说动了。 我果然是个天才。 朱棣和纪纲做不到的事,我黄昏将要做到。 话说,解缙这位大才子在天下读书人眼中的形象果然已经崩了。 等等…… 黄昏从高贤宁口中听到另外一个名字。 景清。 自己怎么把这个人忘记了。 第43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没时间去想景清的事情,黄昏打铁趁热,“先生,你才到应天,可能有所不知,晚生一介草民,又是黄观之侄,为何能屡次觐见陛下,原因很简单。” 高贤宁也好奇,“愿闻其详。” 黄昏毫无隐瞒,“因为我从事着一个特殊的职业,嗯……怎么说呢,先生知道《推背图》吧,巧了,晚生从事的职业也有这等能力。” 高贤宁蹙眉深思,“按你这说法,岂非就是神神鬼鬼的相士?”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读书人,是最不容易迷信的。 黄昏笑道:“这且不论,我再说一事,如果先生觉得这样的事情值得期待,那就留下来入朝为官——不是为朱棣,也不是为先生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为泱泱中国。” 明朝时期已自称中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