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_第461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1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 (第2/6页)

镇企业”的皮,跟地方基层的小集体谈判,承包经营、给地方小集体分点好处。

    比如吴越省早年著名的“万向集团”之类的公司,就是84年后趁机套上一层“乡镇企业”的外皮,然后给乡集体一点股份,剩余的则由经营者土法实施股份制。

    再往后的92,才是彻底放开了企业持股属性,基本上管你什么钱的来路,都能开公司。而“万向”之类的公司,这才“花钱买不管”,明晰产权,摆脱掉乡镇的皮,正式筹资私有化。(当然万向的私有化是比较正气的,人家92年的时候就花了1500万,没有占集体的便宜。)

    换句话说,看了年初的这堆电视讲话、有关文件后,顾骜内心也冒出了一个想法:

    从今年开始,他想在特区意外的国内其他地方设立企业,就可以不跟国家和国企打交道了。

    他可以随便拉一个没什么实力、话语权很弱势的乡镇集体,给对方一点以土地出资占股的好处,当外衣披着,其余则完全按照股份公司办。

    举例来说,就比如他前年就在萧县、山阴搞的兰亭影城。当初他筹备的时候,只能通过仇清的关系,找特殊年代遗留下来的国营茶场、国营农场,然后征那些地、允许国家以土地入股。

    而那些并非国营、而是农村集体所有的地,顾骜在84年之前是没办法的。因为当时法律的定义,农村集体是没法作为一方主体资格跟外资合资的。萧县那边可以用的国有农场、茶场地皮用完后,哪怕圆明新园和影城才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