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_第366章 时代的难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6章 时代的难处 (第5/6页)

说着,郁闷地喝了一盅茅台,叹息不已。

    顾骜捋了一下思路,也是默然。

    他从去年5月份就去了美国,对国内的变化确实不太了解,都是这次回来后,跟韩婷、仇清这些合作伙伴聊天,才渐渐接轨。

    没想到年夜饭桌上,才有机会听老爹说困难。

    历史上,82年到83年,因为连续的专项整顿,就业压力确实暴涨,因为你很多原先81年以前处于灰色地带的就业形式,都被规范了。

    在大型国企比较多的城市,这时候就催生了大量的“全民办集体”,作为新的合法、快速吸纳就业人口的手段,被各级政府主官热捧。

    说白了,就是让国企出钱盲目扩张业务和规模,成立国企控股的集体企业,而新招到这批国控集体里的员工,是没有“不被辞退”保障的,有点儿像临时工,但又比临时工好一点——反正就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啦。

    钱塘制氧机厂,也就是在82、83被要求先兼并几家本市此前亏损难以为继的小国企,甚至还包括跟制冷机毫无关系的本市造船厂,简直奇葩。

    然后,就是盲目扩张办集体,造手表的、造收音机的、万用表的……听说市场上偶然缺什么,只要是跟机电相关的重工业产品,领导就拍脑门让你开一个车间生产这种东西。

    历史教科书上的“粗放式发展”,说的就是这一段。

    本来手下只有5000号人马,两年内硬生生吃成3万人,还不考虑可持续发展,厂子能不奄奄一息么。

    顾骜也不想改变什么,毕竟也没法改变,因为这些都是国家塞进来的,搞好了也是国家的。而且短时间内,因为国内确实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