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9章 抽丝剥茧 (第4/5页)
“那你觉得,如果温哥华要应对外来人口的话,升级住宅容量的空间大么?”顾骜问道。 托热茨基想了想“应该没什么问题,这座城市毕竟是新兴城市,每年总有那么上万人涌入。前些年的做法,一般是房子不够卖了,就有地产商集中挂牌出价格,统一收购。 按照200乘200的街区单元为单位规划。如果10英亩区块里200户原住户都愿意卖,拆迁,那就整体平了起高楼。只要200户里有人没谈拢,不接受开发商的价格,那开发商就找其他区块。 反正每个区块都是最标准化的,开发商开价也一样高,没人觉得特别赚或者吃亏。所以每次对一个区里几十个区块发出收购要约、先收满为止,总有居民自治机构帮忙斡旋征地的。” 顾骜暗忖温哥华这边的这个传统倒是不错,对于防治钉子户挺好的。本来么因为土地产权的事儿,加拿大要征地肯定很烦。但既然每个街区价值几乎相等、规格也一样,那么鸟枪法“先应声先卖”的整体规划,就有前途了。 总有一些街区的人害怕被别人抢了先,拿不到溢价,所以会想办法动员街坊邻居也搬,不搬的还能跟街对面愿意搬的换房。 如果连换房都不肯,一来是被其他人孤立会比较麻烦,二来也是没有钉子户能得暴利的心理预期,最后万一旁边的人都搬了、将来隔壁区块起了新房导致周边物业税估值上涨,钉子户享受没增加还得多缴税。 从托热茨基的经验谈来看,一般征地溢价比目前被拆之前的房价,高20,就能动员到某片街区的人出卖了。 顾骜心算了一下“也就是说,500万美元,可以推平一块200米乘200米的10英亩低层住宅区,然后再花钱找施工队盖成高层公寓楼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