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6章 名不正则言不顺 (第5/6页)
不做大也就罢了,一旦做大,都是隐患。” 顾骜斩钉截铁地说。 许书标一阵理解不能了 “广告费怎么会惠及其他人呢?大不了你们各自在各自的市场范围内打广告,广告所换来的知名度,统统由本市场的销售者受惠,那不就没事了么? 顾先生,我们假设,你在中国的中央电视台打广告,马特施茨先生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电视台、报刊上打广告。我不信在德国还会有人因为看中国的电视台而知道红牛,中国人也不会因为看德国的杂志而买红牛,这种交叉完全是微乎其微的。” 饮料这类唯品牌值钱的快消品,之所以不能允许品牌权益分散,最大的麻烦,就在于认知资源的难以画地为牢。 如果不能确保打广告花出去的钱,100是自己受益,那就没人肯当这个冤大头去打广告,迟早会公地效应、最终悲剧的。商标的价值,说到底主要就是年年放血的广告费放出来的价值。 许书标觉得,可以通过广告触达范围来分散职责和受益,但那只能说明他对媒体还不够了解。 所以,顾骜当即反驳“许先生,你的认识大错特错了。在央视打广告、在德国电视台打广告,这些广告形式,当然是可以切割受众和普惠范围的。可你想过没有,还有那么多世界性范围内的广告,你今天这样一切割,红牛就一辈子也没人会为他做世界性推广了!” “世上……有你所说的世界性推广么?”许书标的眼界还局限在泰国。 “有,如果你把除了东南亚之外的红牛全球品牌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