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2章 一枪崩了你 (第2/6页)
楼市终于有了明显的短期波动,再想收房就会导致房价整体上涨,比如至少比原先日常挂牌价溢价30。 所以顾骜和霍少决定稍微缓一缓节奏。 这时,顾骜布局的另一个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他们买的,都是原先市中心比较便宜的房子——你没有看错,就是市中心便宜的房子。 因为在香江逃民潮出现之前,加拿大人的传统地产价值观,是认为市中心房子便宜、近郊更贵。 比如,在80年代,温哥华市区的房子,是比弗雷泽河上游、离市中心20公里的近郊小镇枫树林便宜一些的。可是到了2010年代,市中心列治文这些地方,一套120方公寓能涨到80万加元,可枫树岭还是只要30万加元。 相对而言,那就是市中心房价涨幅比枫树岭要多三倍!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也是加拿大人跟华人的价值观不同导致的。 华人觉得交通越便利房价应该越贵,比如国内后世宣传“地铁盘”,某些城市的楼盘如果刚好在地铁站附近,就会贵很多。 但加拿大人是觉得,公共交通越发达,说明这地方越不幽静,黑鬼也能随便来,不安全,逼格降低了。 所以在城市主导价值观从加式转向华式的过程中,提前抢占加式价值洼地、华式价值高低,就有很大赚头。 哪怕本时空因为顾骜的狙击,来温哥华的人数规模少掉一半,导致核心市区相对涨幅没有三倍那么夸张。那有个一倍,也足够赚了。 这一倍的利润差里,拿出个三四成作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