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不可描述 (第4/6页)
着自己没有任何理由跟阿根廷人搭上线,而且如今的武器装备出口都是有统一的管理的,外国人想当中间商二道贩子赚差价也很麻烦。 有些东西,只能有备无患慢慢结交起来。 带着目的去跟人闲聊、结识后,顾骜很快略有收获。 因为他非常效率地从章忠的朋友中,认识了两个工程师出身的家伙,一个叫秦国纲,35岁左右,是个还算周正的小平头;一个叫纪勇,已经40了,长得挺干瘪,两人大约都是县处级待遇。 “秦处长、纪处长,幸会幸会。”顾骜理论上跟对方级别差不多,所以很快就聊得融洽起来。 短短几句话,他就摸清了对方的底细:这两人原先都是章忠在海军装备规划所的同事,就在章忠去伊拉克之后,这两人也转到了兵器工业部的外事局,算是由技术入业务,干了一两年。 后来,又赶上部委调整、成立了外资委,并且由一名副主任分管所有工业部的外事局对外商业合作权限。所以秦国纲被从兵器工业部外事局调到了外资委,只不过不是在“机科办”这个办公室下,而是另有一个专门分管军工对外技术合作的办。 所以,秦国纲跟顾骜还算是同委不同办的同事,只不过顾骜在委里上班累计才三个多月,所以其他办、司的人面还认不全,此前不熟。此刻竟然还要章忠再居中介绍一下,才加深了交情。 至于那个纪勇,如今还留在兵器工业部,只不过负责卖装备以外的其他业务。而19年国内的军工生意,就是兵器工业部直属管辖的,并没有什么“某某总公司”这种单位。 要到80年代末,兵器工业部成了“北方工业集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