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57 (第2/4页)
大变,立即跪下来:“皇上,外面的传言哪里能相信,裴大人是喝醉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朕看他是酒后吐真言。” 当年处置庆王时,大理寺提出了疑点,被他这个皇帝一手压下来。 现在却已经闹得满城风雨。 他不为庆王翻案,太后也不会答应,所有人都在逼他。 皇帝握紧了手:“淮南王世子的奏折还在吗?” 常安康道:“在呢。” 皇帝将奏折打开又看了一遍,淮南王世子以淮南王身上旧伤为由,请求将淮南王调回京城。 淮南王已经怕了,怕被他猜忌,所以干脆交出兵权。 这说明什么?说明所有人都认为,他不会给庆王翻案,因为庆王案原本就是他一手谋划。 最可恨的是,宫里出了这样大的事,宗室竟然没有人出头去慈宁宫劝说太后,而是一个个躲了起来,生怕会被牵连。 “皇上,荣国公递牌子,请求皇上召见。” 皇帝垂下眼睛:“传。”来的正好,他要听听韩璋怎么说。 韩璋被内侍带着进了大殿。 向皇帝行了礼,韩璋声音清朗:“皇上,请您驳回淮南王世子的奏折,虽说大齐和西夏已经谈和,西北边防仍旧离不开淮南王,皇上若是施恩,信任淮南王驻守边疆,淮南王定然会感念圣恩。” 皇帝皱起眉头:“你怎么知道淮南王世子上了奏折给朕?是王家透出了口风?” 韩璋眼睛里是冷静和坦荡,“微臣之所以知晓,是因为此时的淮南王就像当年的荣国公府一样,当年庆王案的时候,荣国公府上下也是如此的模样。” “无辜被卷进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