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6节 (第3/5页)
众人本来就惊异于石仲魁连续十几个段落背下来,居然能一字不差,现在听到他居然还能倒背,顿时顾不上规矩,乱哄哄的议论了起来。 于同甫也被吓了一大跳,哪里有心思管下人们是否闹哄哄。 “贤弟莫开玩笑。” 然后不服气的开口道,“贤弟要是真能做到,为兄帮你修书一份,从师祖哪里讨要长安碑林的摹本送于贤弟。” “当真?” 要是说其他的碑林,石仲魁还真不一定知道,毕竟他以前也只是个普通上班族,更没练字的爱好。 但说到长安碑林,只要看过国家宝藏的人,应该都不会忘了。 这个世界唐宋元都有,但到了明的时候,稍稍拐了个弯。 前朝陈姓立国百六十年之后,北方再次被草原攻占,南北两朝又百年,有了现在的大周一统天下。 所以碑林不仅存在,还从北宋开始一直延续到今时。 第22章 为自己杨名 摹本说他是无价,一点也没错,但要是身处长安,那价值肯定大跌。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进碑林,但有功名的读书人定是直接去碑林自己模仿、借鉴才是最好的办法。 于同甫肯定的点点头,“为兄从不说假话,也从不说大话。” 石仲魁点点头,示意于同甫可以出题了。 等他一字一字的倒背某一段时,正堂内外就只剩下背书声。 就连于洪高回来了,小丫鬟和小厮们都没发现。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连续让石仲魁背了十几段的于同甫惊叹一声,“为兄今日方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说完站起来,抱拳对石仲魁行礼道,“贤弟聪慧如此,来日定然科举传胪、金殿唱名,为兄先在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