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Kp star (第3/4页)
人不是可以轻松批量复制的工业品。 没有自身灵魂的偶像或许能够凭借成熟造星模式在市场中生存,但这样走不远的。 这是易浩彦第一次看韩国选秀。 之前一直不看是因为觉得韩国的偶像产业已经很成熟,从练习生到出道的一条龙服务都很专业。如果有好的苗子早就通过各个经纪公司的练习生渠道被发掘了,怎么会还需要出来选秀?. 然而看了节目,少年很意外。 想做歌手的不只是练习生,还有很多行业内的人。 比如声乐老师。 除了教授学生,有时候也为经纪公司做伴唱和导唱。这些人和偶像们距离很近,也属于庞大后台工作人员的一部分。相比台前的偶像来说,这些人的收入和受关注度要少的多,自然也会有走到台前的想法。 而且单就唱功而言,很多偶像还比不上这些人。 除了业内的从业人员,还有很多的地下音乐人。 所谓地下,不是不想出名,而是受限于平台和商业模式,无法出名,也没什么钱。大部分地下音乐人都是用爱发电,平时都需要做其他工作养活自己。这些人也很有实力,无论是唱功还是舞蹈。而且由于现场表演经验丰富,这样的参赛选手往往比练习生更游刃有余。 更多的是有练习生经历但是没能成功出道的人。 韩国的偶像出道竞争极为惨烈,大量的练习生在付出了数年的时间之后无法出道,这样的选秀节目自然也是她们梦想中的机会。如果能被三大经纪公司看中,改变命运不在话下。 还有一些热爱音乐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为练习生的人,这部分有许多海外背景的选手,节目组选择这些人其实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方面,所谓K-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