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偶像文化和剧本 (第3/4页)
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情感本身很复杂,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和感受,结合怀旧和回忆这个主题,只要细节做的足够好,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同时打动人心。我相信综艺编剧会非常擅长这种细节的处理。只是关于细节部分我有个建议。” 易浩彦一边听一边点头,同时继续看手上的初稿。 除了故事大纲,编剧还详细设定了每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和特别情节,这里面有很多的细节内容。 “你说。” 对于这个和自己想到一起去的17岁少年,李有静也终于打破了基于礼仪的沉稳,露出好奇的表情。当初金志浩说易浩彦是天才,那些想法都是他提出来的,女编剧还不相信。今天见面一谈,果然不一般。她现在很好奇,这个天才少爷能有什么建议。 “我记得1997年正是韩国偶像文化成型和蓬勃发展的年代,SM推出的H.O.T红透了半边天,粉丝为偶像疯狂应援的现象,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易浩彦仔细回忆了一下。 1996年,震动韩国歌坛的徐太志和孩子们隐退,H.O.T的出现填补了这段时间的空白。 在继承了初代韩国偶像组合消防车和改变韩国流行乐版图的徐太志和孩子们的特点之后,H.O.T终于完成了现代偶像组合的定义,开启了真正的偶像组合时代。因为H.O.T的巨大成功,韩国音乐市场飞速的转变成了偶像主导的时代。 现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