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5 (第3/4页)
妻纳妾的了,那吕玲绮便颇为重要,他不可能如此草率地定下独女的婚事;要说吕布起了爱才之心,有意把这人视作为正儿八经的人才招录,那更是无稽之谈。毕竟以对方年岁,饶是出彩,也过于青涩,有cao之过急之嫌。 吕布果然颔首:“瞧着不错。重光可愿唤其师长来,问问才学品貌?” 燕清见吕布虽有了这意象,也还是十分慎重的,便打消了劝说的想法,遂吕布意地将执教那人的所有夫子叫来,又退出吕布与他们交谈的内室,手里捧着那人申请进学时的详细资料细看。 翻到卷头,燕清禁不住点了点头:有那龙章凤姿,果然是甲班的学生。 还是琅琊人士? 他在建起这套教学系统时,并没有狂妄到照搬现代那套,但也做了一番让人目瞪口呆的修改。 小至学子的装束必须由学舍统一发放,杜绝攀比心态,大至万恶的大考小考,多科必修等等,只要是冲突没大到不可调和,又的确有益处的,燕清就毫不客气地拿来用上。 可想而知的是,这么稳打稳扎下去,只要再过些年,他就可以试着运行那在这推举制盛行的年代,堪称惊天动地的科举制了。 凭燕清一人,想实现这些无疑是痴人说梦。可有蔡邕和徐庶的鼎力辅助,这几年功夫下来,现在‘官学’的规模之大,早不是当初的小打小闹可以相比的了。 申请入学的,也从起初那清一色的在寻常规则下出头无路的寒门子弟,渐渐扩展到普通士人阶层,再到跟世家大族沾亲带故的分支,甚至有不拘一格的真正名门望族之后…… 燕清一边优哉游哉地忆苦思甜,一边麻利地拆开了严实的纸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