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6 (第2/4页)
举制,虽的确发掘出不少人才,可弊端亦是极大。 燕清没打算再花几百年时间,拿史上陈群所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来承上启下、进行过渡,而是仗着还能在势中一手遮天,索性将这阻力注定极大的制度,给大刀阔斧地推行下去。 毕竟是第一批,既是出于谨慎起见,也是条件不够成熟,燕清当然不可能将明代那趋于完美的制度全盘照搬,而是暂只在官学修建上趋于完整的兖、扬、豫三州试行,且只设三场笔试以及一场殿试,每个月初进行一场,到了最后一场,自是在许县考。 若是家中过于贫困,无法奔赴外地赶最后一场的话,官府不但可以提供简单住所、资助食费,甚至还能给其家人发些津贴,作为少了个主要劳动力的补偿,可谓是给足了读书人体面。 如此优渥的条件,也只有财大气粗如吕布势才能干得出来了。 当然,为防止人浑水摸鱼,审核的标准也很是严格的。一旦发现,则剥夺三次考试资格,且在档案留下不良记录,务必让他们少动歪脑筋,爱惜羽毛。 尽管能进入到第三场考试的,多是出众良才,可燕清也不想让它成为有心人可以利用的缺口,索性一开始就用丑话堵死了。 殿试只取两百人,接着就会按照名次,由吕布亲自任命职位。 最重要的是,这考试可是两年才举办一次的。 这下就让本来还处于观望当中的他州学子牢sao漫天,哗然一片——他们出于读书人的矜贵自持,不愿下场,跟一开始就没有资格一试,可是完全两回事。 本还打算让别人试试,等着看笑话或者热闹,再考虑要不要下场,结果一听,这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