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混在三国当谋士_分卷阅读27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0 (第3/4页)

蛮夷的凡人,倾力庇护的,也只会是留着相似血脉、外柔内刚的大汉子民。

    史上的邓艾虽有先见之明,曾上书“戎狄兽心,不以义亲,强则侵暴,弱则内附”,却到底留下了没能抑制住刘渊崛起的遗憾。

    燕清既有足够的权力,又清楚这角色的厉害,自不会给他任何忍辱负重、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的。

    不只是他,还有轲比能、呼厨泉、去卑……一个都别想逃掉。

    燕清定下决心,只微微笑道:“此策可用,也需亮公子去,只是他年纪太轻,恐难以服众,还得压上一年两年,磨磨脾性才行。”

    陆逊的答案比诸葛亮的要详细得多,一路洋洋洒洒,不但字迹优美,辞藻华丽,有理有据,最不可思议的是,凡是需要具体数字的地方,都一应俱全。

    无论是所需粮草,还是军队部属,攻城策略,前行路线等,具都一清二楚。

    要不是燕清非常确定自己出题是心血来潮之举,都要怀疑陆逊偷看了考卷,才能提早做出周全得过分的准备了。

    陆逊秉谦虚内敛之道,平日不显山不露水,这次展示出来的,却不是仅仅一个博览群书能形容的了。

    燕清毫不怀疑,光看这毫不掺水的数据储量,陆逊恐怕是将他的权限内能查阅的那些案卷典务,都快倒背如流了。

    诸葛亮的则一如既往地契合他剑走偏锋的狂性,另辟蹊径。他半点不提以武力攻取,而是直奔招降的主题。

    他将公孙瓒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做了剖析,将弱点悉数罗列,旋即痛快自请,要担任说降使者,直道此策非他去不可成。

    燕清可是在演义中读过无数次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的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