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凉鄙夫_第零一一章、陇西之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零一一章、陇西之行 (第4/4页)

该让别人心里舒坦些。

    不然的话,万一有什么事,非亲非故的,谁又会帮忙一二呢?

    这里是西凉,没有“放之四海皆汝父母”狗屁逻辑的生长土壤!

    不过,作为后世的灵魂,华雄对羌人没有偏见和歧视,倒是真的。

    在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流域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

    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华夏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国语·晋语》有云:“昔少典娶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炎帝的部落在后来的战争中,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汉人的先民)。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其他民族的先民。

    所以说,羌人和汉人,本质上都是称之为炎黄子孙。

    既然都是炎黄子孙,又何必分出什么羌人、氐人和汉人呢?

    为了自己的小命,现在也是不能分的嘛....

    咳咳!

    是都生而为人嘛,彼此善良也是应该的嘛,不是吗!

    带着这样的觉悟,华雄和旁边的羌人大汉乐呵呵的,拿着块麦饼啃得正香。

    坐在他旁边的羌人,约摸三十有余。

    裹着破破烂烂、污垢遍布的羊皮加麻布,一只手啃着麦饼,一只手在抠脚,时不时的还放在鼻子下嗅一嗅。

    嗯,真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