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零三七章、提颅而归 (第3/4页)
将三个贼寇的首级都割了下来,用巾束着头发系好。 他要带回去冀县放在父母坟前祭奠,也是让自己的名声传扬。 无论是勇武之名,还是孤身寻凶为父母报仇的至孝之名。 有了名声,就能得到人们的敬仰,就能得到别人的投奔。 一如当年的董卓,用勇武粗猛与豪爽仗义的名声,让无数羌胡和亡命之徒敬仰投奔,以强横的实力一步步踏上权势之路。 这也是西凉最常见、最有效的崛起之路。 尤其是对华雄,这种生而卑微的良家子来说。 呼...... 收拾完刚要离去,华雄又想起了那名儒生方才的请求。心中不由泛起好奇,将眼光落在案几的几卷竹简上。 竹简不多,六七卷累在一起,都是用青布袋装裹着,外面写着“务本篇”三个字。 只是残篇? 连出自哪本论著都不标一下的? 抬了抬眉毛,华雄随手抽出一卷来看,只见写得很漂亮的隶书跃在上。 “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 额...... 看不出来是出自于哪本经书。 华雄这一世,只在王达阿父王克的教导下认过字,经书对于他来说还是很陌生的存在。 不过呢,这不妨碍他将书简全都打包带上了。 反正不拿白不拿! 里面提及各行各业的发展思想,好像说得挺有道理的。以后有机会了,再找个人来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