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九章 震惊的斯雷尼瓦桑教授! (第2/8页)
将他们调整到镇级乃至区级的小学任教。 对于劳苦功高的山村教师,光是经济补助是不够的,必须让他们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才能保证他们安心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努力将孩子们培养成才。 助理方咏棠开了近三个小时的车,送两人来到了石头村。 石头村同样种上了秦克二人研究出来的新型种子,村子前的小路也同样由助学基金会整修过,铺上了水泥,使得村子已慢慢走出了贫困,援建的石村青柠小学也成为了附近几条村子里最受欢迎的地方。 朴素的村民以及孩子们对于这所来之不易的小学极为珍惜,每个周末都自发过来打扫卫生,使得石村青柠小学保持着干净整洁,与其余村小学那又脏又破败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小学生们每年都会给秦克和宁青筠写信,在这些经常参杂着拼音、字迹也有些歪歪斜斜的信件里,孩子们表达着自己对学习的喜爱,对秦克哥哥和宁青筠jiejie的爱戴,对未来的期盼…… 因为这些信件很多,秦克二人平时又忙,只能抽空全部看完,很少有空单独给每一个孩子回信,往往都是以学校为单位,一次给整所小学回信的。 据说每次他们回信,学校都会召开大会进行当众宣读,而孩子们则是满脸兴奋、认真地排排坐好,听着广播里的回信内容。 每当看到这些孩子们的来信,以及学校发来的照片,秦克两人心里都会暖暖的,觉得自己的助学行为很有意义,更坚定了他们将助学基金会永远延续下去的决心。 不过时至今日,虽然网络上已有越来越多人知道青柠科技与秦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