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五章 空气湍流与气候预测课题组 (第6/7页)
来说,搞科研的比起搞学术的会相对单纯点,氛围还是比较好的,秦克和宁青筠也很谦逊地向众人一一问好,丝毫没傲气,也很引起众人的好感,于是这次迎新见面会便在其乐融融度过了。 相互认识过后,接下来是惯例的参观。 当到了第七层,看到打通了整个楼层、充满科技感的巨大气候模拟系统,再听着姜老院士的介绍后,秦克和宁青筠终于明白这个课题组为什么如此烧钱了! 这个位于第七层的气候实验室,目前已开始模拟出超过二十种极端气候,包括三十米每秒风速的小型飓风气候、极端的雨雪天气,高温炎热的干旱沙漠气候等,还能设定-35℃至60℃之间的任意气温,模拟出零下-35℃下暴风雪的情景。 气候实验室还不只这里一处,在其他沿海地区,还建有更大型的海洋气候实验室,能模拟小规模的海啸情景。 南方还有个雷电野外试验基地,能通过人工触发雷电技术,同步高精度测量采集雷电中的声、光、电、磁数值,加强对极端天气下雷电灾害的防护,甚至还在研究如何高效驱散雷电,减少雷击造成的电子电气设施损毁和人员伤亡。 此外课题组还长期与秦克宁青筠曾去实习过几天、段永恭教授的流固耦合力学实验室保持着合作关系。 而且这个课题组不只是在实验室里做研究,还会到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大漠、海洋、高峰、雪山、峡谷等等…… 所以今天在场的团队成员只有七八十个,其余人都外出实地考察去了。 “我们目前主要研究的方法是将预测的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为网格,利用有限差分、有限体积、有限元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比如采用半拉格朗日半隐式格式,再利用谱方法对空间的离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