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40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 (第4/6页)

蜂窝,如何不会朝野sao动。

    可若不是年轻的皇帝心急,他又何必接二连三推出各项变法条令?一年颁布一条,有个缓冲的余地,方才是正理。

    变法之要,首在得人。他王介甫仕宦三十年,沉浮官场,纵然不愿同流合污,却如何不知循序渐进的道理?让提拔起来的人才在历练中分出高下,辨明贤愚,这才是正道。但天子等不得,国库等不得,均输法、青苗法,农田利害条约,一桩桩法案颁行得如此仓促,不都是因为赵顼想快点看到成果,所以要尽速充实国库吗?

    可现在好了,因为韩琦的一封奏章,赵顼便变了颜色。

    王安石悠悠长叹,若天子不能坚持,他入朝两年来一番心血又是何苦?

    如此下去,一切都要打回原形,就像仁宗庆历年间的那次新政,起得轰轰烈烈,去的悄无声息。范文正当时的人望并不在自己之下,意欲革新的意志尤其坚定,他一笔一勾的划去不合格的官员,连‘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的话都说出来,欧阳永叔又抛出了《朋党论》,以对抗吕文靖【吕夷简】一派的指责,为了推行新政,他们得罪多少人?但最后,仁宗皇帝退缩了,还是一切成灰,出京的出京,贬职的贬职,烟消云散,仿佛一场噩梦。

    说起来,如今变法的危局,其实就是庆历新政的翻版。如果不能度过这道难关,二十年前范仲淹的失败和落寞,便是日后他王安石和他的一众助手的下场。

    王安石绝不甘心!

    他等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才等到一个实现心中抱负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