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2章 (第3/3页)
有一则非常流行的梗么?如何将朝气蓬勃的少年人,一秒惩治成暮鼓晨钟的老年人? 给他发十套卷子,指定那轻盈的脚步就变沉重了。 而崔闾的体罚,虽看着不人道,却可能真会比他的文教更具有明显的教化影响,嗯,回头得去信北境那边,将高墙里关着做思想教育的少年犯们,全都赶到边城那边去种树植草去。 再尔后,就到了那些六十至六十六年龄层的老男人堆里,这些人根本已经没了教化的意义,思维早已固定成型,且顽固,甚至南城人的生态环境,都是由他们主导推动着一代代相传下来的。 因此,崔闾看了一眼后,直接吩咐一旁的胥吏,“全部送到晒盐场去,不论生死,无需特殊关照,能不能活下来,看各人命硬不硬吧!” 出海的船毕竟是要去打战的,弄这么一批坏骨头上去,万一联合手的把船凿了,这账也不知道该算谁的,因此,说到底,这送上船之人,还得由他手上过一糟。 一来二去的,真正能登船的南城人,共计三千出头一点点,这下子可把躲在一旁,努力侧耳听着崔闾下断词的妇人们给急到了。 没有登船的机会,可怎么能挣着家产? 于是,在一阵sao动后,就有个年纪挺大的老妪被推了出来,眼睛也不敢抬,只盯着脚底下,刚要开口说话就先跪下了,颤颤危危道,“大老爷,我们家老头子一把子力气,且今年刚到六十,打人死劲的疼,他、他有力气,力气挺大的,叫他上船去吧!” 她越说声音越小,身体也越发的抖如筛糠,特别是在她说话时,一道刺向她的目光,更让她吓的瑟瑟发抖,崔闾顺着那道目光追过去,却在人堆里,发现正是这处的一个乡里长,正涨怒瞠目的瞪着这处,目光简直要吃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