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 (第2/3页)
费些工时,也要将近江口的这一段引流渠给修固妥帖。 渠与河不同,为使受水面能覆盖到全县近山的良田, 整条沟渠是有多个分支呈放射状散出去的, 因此, 无须太宽太深,沿着山脚蜿蜒出去, 网一样的将田分成一块一块的,交替错落,从上往下看,竟有呈梯田状的美感,等至丰收年,满坡碧绿, 野趣嫣然。 从这里开始, 所雇佣的徭工便全以青壮男子为主,上了年纪的老翁和老妪都在岸上做些清理水草乱石的工作, 小孩子是禁止往这片来的,年轻妇人就更绕了这块走, 因为要下水,许多人都是光了膀子的,人没靠近,就能听见吆喝声一片,那是凿礁石发力的声音。 崔闾他们一行人站在半山腰上俯瞰,就见着水中劳作的徭工们,各人腰上皆栓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纤绊在岸上,铁斧铁锥做不到人手一个,但十人一组里基本能分到一个,很是为凿石节省了不少力,竹编的筐子左右转一圈,装满了就扯嗓子冲岸上人喊一声,然后就见拉纤般的长队开始齐齐发力,嘿咻嘿咻的将装石筐子往上拉。 热火朝天。 整片江滩从杳无人烟,到如今的人来人往,不时有往这边送食水的队伍,临岸平坦处还架了锅子,专门熬姜茶供人饮用。 待遇无需多言,从每个卖力干活的徭工们脸上,就能看出他们对受到如此关照的感激感动,那边太阳将将要落,监工的崔长魁来回喊了好多遍,仍有站水里不肯回的,说是天未黑透,还能趁天光再干一点。 主家以诚待我,而我身无长物,只以力气报之,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崔长魁喊的嗓子都劈了,插着腰下了最后通牒,“再不上来归家的,明儿别来了,你们要害我被执事堂记过,我就先开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