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六章 崔太公的算计 (第2/5页)
府办的“过书”,有这份过书在手。古竹婷一家人就是杨帆的奴隶了,想杀想打还是想给他们抬籍变成良家子,悉从尊便。 崔老太公这么做看似无聊了点儿,杨帆既已提出这个要求,当然是要为古姑娘一家脱籍的,但是崔老太公反正是要卖他人情的,何不卖的更漂亮点儿?中间走了这么一道看似无用的手续。古竹婷一家人就成了原杨氏家奴得恩主释还,抬籍为良民。 这么做。就坐实了杨帆对古家人的恩情,以前终究差了一层。崔老太公千年世家,底蕴深厚,不差古家这么一房家奴,可对杨帆来说,这却是邀买人心、培植亲信的重要一步,毕竟古家脱了籍也是要生活的,而这一家人从小学的就是打打杀杀,他们成了良民能干什么?杨帆有如此恩德与古家。还怕他们不誓死效力么? 崔林笑吟吟地看着杨帆,对他几度神态变化毫无讶异,显然信中的意思他是早就清楚的。杨帆看罢了书信,轻轻吐出一口浊息,对崔林拱手道:“老太公隆情厚义,杨某感铭于心!” 本来这份人情他就是欠定了的,这一下更是无可推脱。如今崔林赴京。以崔家的雄厚底蕴,只派这么一个子弟赴京,显然对他进士及第是信心十足。崔林一旦进士及第,必然入仕,那时杨帆还能不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他上下打点谋个要职? 不过由此也可看出,如同博陵崔重点栽培崔湜。这崔林怕就是清河崔老太公重点栽培的人了,不出所料的话,他必是出身清河崔氏嫡宗长房,三五十年之后,就是理所当然的清河崔氏家主,如今二人都是正当年少,早早结下交情。以后不就是一辈子的莫逆之交? 杨帆收好书信细细攀谈,果然不出所料,崔林正是清河崔氏嫡房长孙,一叙年齿,杨帆二十七岁,崔林二十四岁,两人当即改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