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六章 三军可夺帅 (第2/5页)
就怕万一,谁也无法确定延州军队一定没有问题。 面对这种必死的重罪,如果延州官员真有铤而走险者,而他们恰恰控制了一支军队,那就要冒不必要的风险了,没有人能凭一身武功单枪匹马与整整一支军队相抗衡。 再者。由当地的军人去抓捕当地的官员,即便他们不敢公开反抗,如果有人收受过贪官的好处,给他们暗通声息,又或者阳奉阴违故意拖延抓捕时间,都会造成案犯逃脱。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只有调动异地兵马。 而这一点。按照正常官方程序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这样把案子直接捅到御前,再有武则天最宠爱的张昌宗同行,杨帆才能获得这么大的便宜调兵之权,种种准备,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 各方耆老在当地官府提供的车马护送下,正6续赶往延州。馆驿中住不下这么多人。延州府又向城中士绅求助,由他们府上腾挪出许多屋舍。供这些各地赶来的耆老们住下。 何谓耆老?此时耆老并不仅仅是指年老辈尊、德高望重的老者,他们普遍在地方要担任职差的,虽无品阶,在地方上权力却很大。 在本朝地方官制中,一道之长官为观察使,一道之下的州郡设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六曹。一州之下的各县,设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 那么一县之下的地方管事官是谁?就是耆老。五里为一乡,设耆老;耆老下辖五个里正,五保为一里;里正下设五个保长,五邻为一保;四家为一邻,设一邻长。有些地方比较荒僻,则以一村为单位,村官为村正。 这么一看,所谓耆老,其实就是乡长,是一县治下直接控制地方的官长,虽是不入品流的小官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