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7 有感而发 (第6/8页)
的立场和勇气。 所以,斯 大林此时此刻才会跟托洛茨基死磕,才会那么咄咄逼人。为了迎合导师大人是主要的原因。当然,也有一个相对次要的原因,那就是斯 大林很敏感的觉察到了,中 央委员会对托洛茨基提议的警惕和反感。 大部分中 央委员都有着和斯 大林类似的朴素的阶 级感情,对于任何可能不利于本阶 级的建议,他们从内心深处会感到警惕和敌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屏蔽二元论的干扰的,哪怕是老革命也不行。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托洛茨基的提议确实是现实的、也是有建设性的,但同时,对于在座的中 央委员们来说,这也是离经叛道的。革命才刚刚成功,你小子就要把革命的武装力量拱手送给敌人,你丫的这是想干什么?是想颠覆我们的政 权吧! 哪怕是跟托洛茨基关系不错的人,哪怕是托洛茨基的政治盟友,对于老托所提出的这个建议,都是反感的,至于以前就跟他不对路的人,直接认为这货就是失心疯了。 有人说过,天才都是孤独的,而托洛茨基这样的政治天才,在这个问题上同样也是孤独的。狭隘的阶 级感情蒙蔽了大部分中 央委员的眼睛,教条主 义的思维决定了他们很难去理解和赞同托洛茨基的提议。 从某种意义上说,托洛茨基是个善于为国家谋划,而不善于为自己谋划的人。也许他的建议对此时的布尔什维克和俄国是极大的有利的,但同时,这条建议也会让他站到风口浪尖,无缘无故的为他拉一大票仇恨。说不客气点,当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是一种失败了。 简单分析一下,如果这条建议通过了,到时候不光是中 央委员会,对于绝大多数刚刚觉醒的工人而言,他们的利益和感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