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5 美国 (第6/8页)
的生意大头,这使得美国的犹太财团很恼火,迫切地想给某人一点颜色看看,这才上蹿下跳的为保守势力唱赞歌。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晓峰肯定不能向犹太人服软,这要是服软了他们就该翻天了,而且他并不是等不起,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金融集团其实在美国的地位挺尴尬的。想要走出经济危机,动力肯定不在他们那里,从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来看,国家对金融的管控其实是加强了,而且大规模的投资实业和基础设施拉动内需。 从长远看,未来几年金融界得夹起尾巴做人,等待着罗斯福政府对他们的改革。金融大鳄们喜欢的那种任由他们玩耍的自由经济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这种大格局下,李晓峰更不可能向犹太人认输,反正现在的百日新政已经开始实施,罗斯福对金融业动刀是大势所趋,这一阶段的动作将一直持续到1934年1月份,以美元贬值40.94%为终结。李晓峰就不信犹太人能牛逼多久。 而且从罗斯福后来的连续举措来看,整顿完金融领域,接下来重点就是工业和农业的调整,怎么样减少失业率,怎么给美国的产品找到市场是他最重要的课题。那个时候,来自苏联的订单意义就不是一般的重大了。 甚至李晓峰都觉得自己来得有点早,也许再过两个月,在10月份来美国,那时候才是大势所趋,犹太人根本翻不起一点儿浪花。 当然,早一点来美国也不是没有缘故的,主要是安妮公主即将临盆,某仙人即将做爸爸了,李晓峰可不想错过这一刻。说起来,这还是某仙人两辈子人生中第一次当爹,激动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要早早地赶到美国等待了。 那么安妮公主为什么会在美国生产呢?原因非常简单,一战结束之后,随着某仙人跟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